開春第一杯茶,有點涼!
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曲家乙
圖 由受訪者提供
3月27日,馬長志訂購的第一批春茶到店?!耙患也枨f進的首批春茶都是‘明前’龍井,包括獅峰龍井、西湖龍井、大佛龍井,一共300斤?!弊鳛榇筮B“一家茶莊”品牌連鎖店創始人,馬長志坦言,今年,他們的春茶進貨量將比去年減少30%左右。
“在很多茶飲愛好者眼里,春茶,尤其是明前茶是‘開春的第一口鮮’,因此關注度很高。不過,今年,大連春茶消費市場比較冷,被疫情阻住進入茶產區親自采茶、選茶腳步的茶商們表現謹慎,大都悄然壓縮了春茶進貨量?!辟Y深業內人士表示,一邊是產區春茶價格普遍上漲,一邊則是終端市場“賣不動”的現狀,許多茶商身處夾縫之中,如同喝著“一杯苦茶”。
首批明前茶入連遇冷
每年3月中下旬,馬長志都會早早動身趕赴茶產區,親自選購各種春茶?!安擅廴俗坊ㄖ鹈?,而我們做茶葉生意的,則要跟著茶樹的嫩葉跑:每年早春,我通常會先到杭州,選購西湖龍井;然后到浙江安吉,挑選安吉白茶;再到江蘇宜興,采購碧螺春;接著去浙江麗水,選購大佛龍井;隨后再去云南……”不過,今年,受疫情影響,馬長志無法去茶產區,只能讓當地長期合作的茶農茶廠直接發貨了?!敖酉聛?,各種春茶會陸續到店。但今年,我們進的春茶量會比去年少三成?!瘪R長志告訴記者,今年,在產區,春茶價格大幅上漲,以西湖龍井為例,產地價上漲了約30%。
“我們訂的第一批春茶還在來連的路上,預計3月28日會到店?!?月26日,大連“明端茶業”負責人林豪華說,最近,他購進了七八十斤“明前”龍井茶,因為進價較高,擔心市場接受不了,所以他大幅壓縮了采購量。
大連“名軒茶行”負責人熊丹做茶葉生意18年了,今年,她在“這枚春茶”上表現得異常謹慎?!拔覀兪着翰柚贿M了13斤,包括7斤西湖龍井和6斤富陽龍井,預計各種春茶總進貨量將比去年減少50%?!毙艿ふf,往年,她親自去產區挑選春茶,動身出發的消息及在產區采茶、炒茶等圖片一發到朋友圈,就會有很多老客戶主動聯系預定,而今春,去不成茶產區了,在本該火爆預定明前茶的時候卻感覺“靜悄悄”的,預定量明顯減少,春茶消費市場頗為冷清。
記者了解到,今年,大連許多茶商縮減了春茶進貨量,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無法去茶產區親自選購,做不到“眼見為實”,因此采購謹慎;疫情期間,消費不旺,春茶,尤其是高端明前茶常常陷入“賣不動”的尷尬;去年春天,大連一些茶商春茶銷售情況不夠理想,有的茶商至今還有去年綠茶的庫存,他們由此對今年的春茶銷售預期不高。
“今年,大連部分茶商的春茶采購量確實有所減少?!贝筮B市茶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劉旭波表示,不過,大連人偏愛喝春茶,加之喝茶的客群逐年放大,因此,春茶消費總體穩定,銷量下滑空間有限。
春茶價格普遍上漲
“目前看,杭州龍井、蘇州碧螺春、福建白茶等春茶產地價平均上漲了15%左右?!贝筮B“華錦茗茶”創始人阮華錦表示,預計清明節之后,春茶價格將有所回落。
各產區春茶價格為何會普遍上漲?馬長志介紹說,今春,杭州等茶產區陰雨連綿,晴天少,這不僅導致采茶效率變低,成本提升,還使得早期的高端茶產量下降;疫情時期,人員流動受限,采茶工短缺且工費明顯上漲,加之油價上調,運輸成本增加,這些因素都推高了春茶的成本。
大連市場上,各種明前茶行情又如何呢?“我們店的‘明前’西湖龍井售價為每斤2800元-3000元,這已經是很高端的春茶了,屬于小眾商品;至于大眾消費的春茶,價位在每斤300元-800元,這類春茶賣的相對較好?!比钊A錦說,如今,在大連市場上,上萬元的春茶很少見了。
“我們精選的‘明前’獅峰龍井售價為每斤近4000元,而大連有的茶莊高端獅峰龍井有賣到上萬元的?!瘪R長志透露說,選茶標準、用心程度,以及各自客群差異等,使得春茶價格千差萬別,很難一兩句話說清楚。何況,還有人將去年庫存的茶摻入今年春茶中銷售,非專業人士很難識破,而此類“春茶”的定價彈性自然更大。
從傳統茶城到社區茶莊
事實上,近年來,大連茶行業與茶市場已開啟新的變局?!耙徊糠植枭?,特別是那些有穩定客群、有品牌經營意識的資深茶商,正從傳統茶城撤出,紛紛開設擁有獨立門頭的茶莊、茶鋪、社區茶店等?!鼻笆鲑Y深業內人士表示,最近幾年,部分傳統茶城經營狀況不理想,比如,大連就有傳統茶城悄然關閉。而隨著社區消費崛起,以及年輕人選茶買茶習慣改變,一些具有場景化特質、社交氛圍濃厚的社區茶店、主題文化茶店、連鎖品牌茶莊等正在快速興起。
“粗略估計,目前,大連地區茶葉茶具經營者約有3000家,其中大部分是獨立門店?!瘪R長志說,疫情期間,獨立門頭的茶莊、社區茶店之類的業態洗牌加劇,有的門店落敗離場,有的則興旺發展。比如,疫情發生兩年多以來,“一家茶莊”4家連鎖店年均銷售增長達到了近50%。
“當前,大連市場,持續經營的茶商有上千家。不得不說,疫情對行業影響較大,確有許多茶商在疫情沖擊之下,退出經營了?!贝筮B市茶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劉旭波表示,疫情加速了行業洗牌,品牌化、品質化、社區化運營,逐漸成為大連茶行業發展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