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愛蝦爬丸子湯
文圖 宋元家
每年清明時節,我都要回古鎮城子坦走一趟,一是給親人掃墓,再就是“造”一頓蝦爬子,盡情地回味兒時的味道。
“鮮溜溜的泥溜,香噴噴的蟹,還有蝦爬子頂殼兒肥……”這是古鎮流傳多年的一句老話。由于緯度較高、海水涼、鹽分大,加之水稻、蘆葦、堿蓬草叢生,微生物和小貝殼多,為海產品生長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養料,所以產自城子坦一帶的蝦爬子肉厚體肥,味道鮮美。
蝦爬子學名蝦蛄,又名螳螂蝦、琵琶蝦、瀨尿蝦,亦稱蝦公駝子。南方人稱之皮皮蝦、蠶蝦,山東人稱為蝦爬子。它雖然生長在海底,可是由于常在夜晚爬上岸來游蕩和幽會,扇尾便在海灘上留下道道爬痕,故此被戲稱為了蝦爬子。
蝦爬子性溫、味甘,有補腎壯陽、通乳和脫毒等功效。由于它含有豐富的谷氨酸和甘氨酸,所以食用時會感到味道鮮美。不過,美味不可多用,更不能亂用。如果不常吃海鮮或者腸胃不好者,吃蝦爬子時一定要喝點白酒,配上大蒜。由于它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長時間留置細菌會大量繁殖,容易產生過多有害物質,所以易導致食用者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城子坦的蝦爬子多穴居,習慣在淺海泥沙底掘穴,穴多為“U”形,以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為生。清明節前后,蝦爬子開始咬籽,繁殖期為4~9月,平均產卵量3萬~5萬粒,多者20萬粒,可是成活率極低。它們性情兇猛,視力敏銳。在發動攻擊時,一對鋸齒形的螳螂腿,可將螃蟹的神經系統摧毀,使之當場斃命。它還可擊碎玻璃,甚至能鉗斷人的手指,因此在與之接觸時一定要小心。
常聽古鎮的老人說,挑蝦爬子靠眼力,吃蝦爬子看功夫。小時候,我一看到張牙舞爪的蝦爬子就害怕。一次,見我的手指被扎出了血,父親就將扒好的肉送到我嘴中。我慢慢地嚼著像紫色蠟筆條的籽兒,唇齒留香。后來,父親手把手地教我扒蝦爬子,首先將頭擰下,捏住身將尾巴上的兩個爪剪掉。再將腹部朝上,把兩邊的小觸角剪掉,然后將腹部和背部的殼慢慢掀開扔掉。長大后,我記住了扒蝦爬子三步法:一掀蓋,二去腹,三側擠。掀蓋殼和去腹皮較容易,只需慢一點,盡量少弄掉肉就可以了。側擠可是一個技術活兒,要像吹口琴那樣,咬住蝦爬子的頭向尾部慢慢移動,通過牙齒的擠壓將肉一點點擠出來吃。如果嘴唇被刺破了,說明功夫還不到家,甚至還會被懷疑為你是否正宗的城子坦人。
吃蝦爬子長大的城子坦人,大都練有挑選頂殼兒肥的功底。小時候,父親就傳授說,買蝦爬子要一看二捏,最重要的是挑鮮活的。當地產的蝦爬子外觀為青色,殼縫之間鑲有一絲綠線,還要看它是否伸出兩只腿不停地向前刨著,甚至能一骨碌地翻過身來抬頭張望。要想選到母蝦爬子,就要看其頸部是否有明顯的白色“王”字,再看背部中間有無一條明顯的黑線,就是所說的蝦爬籽,還要看尾部是否呈黃色,黃色愈飽滿就越肥。公蝦爬子比母的個頭大,腹部多長了一對小前爪。下一步就是輕輕捏著它的脊身,感覺到肉質豐厚就好。這樣挑選出來的蝦爬子保準個個頂殼兒肥。當看到它圓滾滾的殼下裹藏著滿滿的嫩肉和黃籽時,真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了。
清明節前后,正是古鎮蝦爬子的旺季。早些年,漁民一網下去,常是滿載而歸。吃蝦爬子時專挑帶籽兒的,絕對是海鮮界的頂級流量。家家都是端盆上桌可勁兒“造”,一副爽快豪橫的樣子。當地人的吃法有清蒸、椒鹽、油炸或包餃子等。最常見的是白灼,也叫水煮,原汁原味地吃。做法也極其簡單,先給它們洗個澡,水開下鍋,六七分鐘出鍋。水煮與清蒸一樣嗎?這就如同蒸地瓜與煮地瓜,在口感上還是有差別的。
進入秋季,當地人喜歡小蔥蘸蝦爬醬,或蒸上一缽蝦爬醬雞蛋糕,再喝上兩碗熱乎乎的苞米粥,稱得上是一種口味的絕配。蝦爬子的味道跟吃魚、蝦、蟹和牡蠣不大一樣,非要刨根兒問底,那就只能說是:鮮香、肥美、過癮,如與養殖的蝦爬子相比,那種味道可就差大了。前幾年,我去魯迅故里紹興旅游。午餐時,侄女婿特地點了一盤皮皮蝦,雖然每只有龍蝦仔那么大,可是吃后總覺得沒有大連蝦爬子有鮮味。
盡管蝦爬子有多種吃法,可我還是對蝦爬丸子湯情有獨鐘。在物資貧乏的年代,古鎮的蝦爬子盡管一斤才二分錢,可是人們還是舍不得買。一天,父親趕毛驢車在火車站接了一個老太太,先是說好了送到大花山給兩角車錢??墒?,當老太太到家后只給了一角錢,所欠的一角錢硬是用蝦爬子抵了。父親無奈把一筐蝦爬子拉回家,母親清洗后用搟面杖將一只只蝦爬肉從殼中輾出,再放些淀粉和成團。水開后擠成一個個球狀,連同已掐掉的頭、尾和脊殼一起放入鍋中,氽成一盆鮮嫩、滑潤的蝦爬丸子湯。最后,撒點蔥花、香菜,再淋上芝麻香油,全家人就著苞米餅子,飽飽地“造”了一頓??次页缘妙^上冒汗,母親嗔怪地說:“慢點,今天管你們飽?!憋埡?,大哥領著兄妹用吃剩下的余料做手工,先是把蝦爬腿彎成“2”形,然后用力插入扇尾殼中,瞬間一只“小鵝”就呈現在眼前??吹娇簧蠑[放的一隊“鵝陣”,我們拍起巴掌,大哥竟朗誦起唐詩《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多年之前,由于蝦爬子皮多肉少,所以古鎮很少有人吃,大都用來漚糞了。后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蝦爬子走上了百姓餐桌,如今又登上了大雅之堂,還被做成罐頭。近些年來,由于海鮮大量轉灘東港,所以古鎮的蝦爬子越來越少,價格也是越來越貴了,緊俏時一斤能賣到百元以上,人們只能逢年過節或家中來客時才買點嘗嘗,我也常是“說梅止渴”??墒?,那種故鄉的味道仍縈繞在心,讓東西南北的城子坦人總在回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