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發布“零碳未來計劃”,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鄭重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當前,我國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已經由前期謀劃階段步入了實質性推進階段,“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成為2022年政府工作任務之一。作為乳業龍頭,伊利積極探索推進全鏈減碳,以實質性進展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
4月8日,《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路線圖》正式發布,伊利成為了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家發布雙碳目標及路線圖的企業。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表示,伊利已在2012年實現碳達峰,將在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并制定了2030年、2040年、2050年3個階段的具體任務。當天,伊利還通過網絡會議“云牽手”43家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啟動“零碳聯盟”,共同簽署《讓世界共享健康—伊利集團可持續發展倡議書》,授予利樂、菲仕蘭、科漢森、羅蓋特等7家供應商“伊利集團全球供應鏈低碳先鋒”稱號,攜手全產業鏈合作伙伴一起踐行《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

《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正式發布

伊利攜手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啟動“零碳聯盟”

伊利授予7家供應商“伊利集團全球供應鏈低碳先鋒”稱號
2021年12月28日,伊利獲得了全球知名國際檢驗認證集團——必維集團(Bureau Veritas)頒發的碳中和核查聲明(PAS 2060),這是中國乳業首張碳中和核查聲明,聲明顯示伊利已在2012年實現碳達峰。在《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路線圖》中,伊利明確了全生命周期的碳達峰、碳中和管理實施路線圖,并分3個階段推進實施:2030年前,伊利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營模式將初步形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040年前,伊利全產業鏈綠色轉型將取得顯著成效,組織層面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50年前,伊利將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高質量運行,全產業鏈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路線圖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多年來,伊利一直非常重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用實際行動引領全產業鏈的減碳工作。早在2007年,潘剛就率先提出“綠色領導力”,并在2009年進一步升級為伊利的“綠色產業鏈戰略”。自2010年起,伊利連續12年開展企業內的全面碳盤查,成為行業內第一家開展碳盤查的企業。2020年10月24日,伊利在行業內第一家響應國家“3060”雙碳目標,率先承諾實現碳中和。2021年12月31日,伊利啟動建設全國首個零碳五星示范區——“呼和浩特·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零碳五星示范項目”。今年,中國食品行業的首個“零碳工廠”、中國首款“零碳牛奶”、中國奶粉行業前2家“零碳工廠”先后在伊利誕生。

中國首款“零碳牛奶”發布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SiddharthChatterjee)、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理事任洪斌發布《企業碳中和路徑圖》
伊利全鏈減碳的行動獲得了各界的高度認可。2021年7月27號,伊利作為全球唯一農業食品業的代表企業案例,入選聯合國全球契約《企業碳中和路徑圖》。12月3日,伊利“碳達峰、碳中和”案例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基礎教材》。12月24日,作為中國乳業唯一企業,伊利案例入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走向零碳 在華企業可持續發展行動》。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蔣希蘅表示,作為“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戰略與全球展望”旗艦研究交流項目的參與方,希望伊利繼續發揮好領軍示范作用,進一步推動行業落實國家“雙碳”目標。